“开门红”的真谛是什么?
对于广大上班族来说,就是当我们挥别长假匆匆返回岗位时,迎面而来的不是堆积的工作,而是企业方面奉上的一个红包……

因为长假结束的颓唐,由此一扫而光。之后的工作无论“刀山火海”,誓言将于岗位同在!
那么,企业的“开门红”呢?

鸡年的第一个工作日,就在中民来的同仁们正为开门红包而大感振奋的同时,一份合同不畏长假不远千里,被准时摆上了中民来电力总经理的办工作桌 ——山东临沂天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正式与我司签约,斥资近500万元,购买上百套双面光伏发电系统产品包!
这个开门红意义有多大呢?非常之大——因为该项目的落实,不但是中民来业务上的一次突破,更是临沂地区打造的第一个双面光伏发电“光伏小镇”。

也许许多人认为,临沂市是一个“革命老区”,经济条件比较落后,所以,此次与该市企业的签约,只有纯粹的商业价值。但如果您真的这样想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事实上,在新能源产业的运用与落地方面,临沂走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沿!当地第一座光伏电站于2014年1月3日就已实现并网发电。该项目容量20兆瓦,年发电量2240万千瓦时。堪比一座小型火电站。但更重要的是,其相比火电站节煤7000余吨,同等的也意味着减少碳粉尘排放量73.9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.8万吨。
中民来参与的这个项目没有上述工程那么宏达,但却和千家万户结合的更加紧密。
天恩新能源为本项目采购的设备,总装机容量约500千瓦,总投资近500万元。根据计划,天恩新能源将负责把上述光伏面板与配套设备,安装到100户老百姓的屋顶。
那么,最重要的是,在楼顶装这这一堆硅晶板,能为最终用户带来些什么呢?

事实上,临沂当地目前一直努力推广光伏发电项目,另一个主要推动力在于扶贫。而自2016年起,临沂市政府充分利用当地日照时间长,年均晴好天气多这一天然优势,已全面上马“光伏特色小镇示范工程”。而这一项目,目前正切切实实为当地企业、当地政府以及老百姓家庭,带来看得见的收益。
100套设备,总装机容量500千瓦。根据当地年均日照时间折算,并按照历史记录中最低值进行极端保守估计,其年发电量依然可达78万度以上。这一数值相当于每年节约了标准煤322吨,减排二氧化碳671吨、二氧化硫及烟尘等60吨。而根据0.85元/度的全额上网电价及山东省0.05元/度的省级补贴计算,这相当于为这100户每年创造了70.2万元的收益,每户每年卖电的获利就可达7000元以上。
“把这些太阳能板安在屋顶上,就相当于安装了一个小型的发电站。与国家电网并网,发出的电除了自家用,多余的可以全部卖给国家电网找国家‘收电费’。”天恩新能源总经理李总表示:目前激增的户用光伏设备安装业务,也为当地光伏企业带来了滚滚商机。
李总认为:“这对于当地企业、老百姓,乃至当地政府,这是三方共赢的一桩大生意。对于这一产业上下游乃至于用户在内的各方而言,是一个货真价实的‘开门红’。”
事实上,临沂当地企业能够选择中民来,也是看中了我司雄厚的企业实力、“双面”多发电的“光满满”和硬邦邦的产品质量。临沂当地对光伏发电设备有着长期的使用经验的,有鉴于此,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中国光伏产业,能够顺利与当地主要光伏企业签约并赢得鸡年新春“开门红”,在很大程度上也基于用户对中民来这家企业以及其产品的认同。
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《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及《可再生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要求“十三五”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%以上。结合目前国内每年的能源消耗总量,这其中留给水电、风电和光伏产业的增长空间,又岂止是能用“巨大”二字来形容。相信新春伊始的这个开门红,对于我们的企业乃至整个行业,都只不过是个开始。